宁静 . 端午节
这是我第一天住在西湖林语。
端午节,对我而言,它仅仅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它对我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我可以放松地度过一个短暂的假期,可以抛却一切俗念,远离城市,身心放松,自由自在地享受难得的自由。
甚至没有书籍,没有恼人的电话,没有女儿喋喋不休的絮语。
中午开始,下起小雨,一段时间甚至雨势很大,之后就成了淅淅沥沥的雨丝,打在大学城空旷的校园里,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孤独和伤感。有一段时间,我的头脑里甚至一片空白,很想给妻子和女儿打个电话,但我还是抑制了这种冲动。
享受孤独,于我,甚至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昨晚吃晚饭的时候,趁着上菜的功夫,我到餐厅对面的一家书店买了几本关于解梦的书籍。近来很奇怪,我好像突然热衷起迷信来。这次河南之行,我在洛阳白马寺门前的书摊上收罗了许多求神问卜的小册子。我甚至在白马寺,嵩山少林寺,郑州佛光寺,开封大相国寺不断地求签看相。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感到内心分明有一种怀疑的,骚动的,难以言述的渴望和冲动,而这种想要探知未来的心理驱使我明知荒唐还大把大把地把钞票贡献给寺院,以致招致妻子的埋怨。
近来情绪不稳定,也许是天气的缘由,我常常在上班的路上莫名其妙的伤感,许多平常普通的事件都让我激动,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
上午在蛇口,妻子打电话给母亲,说明天把小米送过去。小米兴高采烈,忙着画给爷爷的图画。中午,我们在一家湘菜馆吃饭,外面下起雨。我不断地给小米拍照。然后我独自一人开车去西湖林语,想一个人静一静。
我开车在大学城里转,校园里很静,甚至看不到行人。我把车停在大学城图书馆附近,看远处的螳螂山,听单调的雨声,有一刻,我感到自己灵魂出窍。
奥尔罕.帕慕克在他的著作《伊斯坦布尔》里专门列出一章讨论“呼愁”,列举了许多例子,并把这种类似悲伤的失落感定义为“黑色的激情”,而这种忧伤的情调恰恰是古老帝国君斯坦丁堡的真实写照。实际上,在我欣赏的西方作家中,赫尔曼.黑塞,帕斯捷尔纳克,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D.H.劳伦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中国作家中,我只喜欢郁达夫和沈从文。在他们的作品中,你会感受到一种奇特的忧伤情绪。
大学城的图书馆确实不错。当初我之所以买西湖林语正是因为它在大学城边上,而且有一座我认为不错的图书馆,而且,它离我上班的公司也近,穿过西丽湖,上南光高速,三个出口就到公司了。
回到家,把房间所有的窗户都打开,躺到床上,听着外面的雨声,枕着孤独入眠,真是一件难得的体验。
傍晚去大学城食堂吃饭。在书店买了几本书,准备挑灯夜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