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Elfordcolor的博客

本博客文章均为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引用。

 
 
 

日志

 
 

(原创)诗歌季刊《中国诗坛》发刊词  

2010-05-06 03:11:27|  分类: 私人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诗歌季刊《中国诗坛》发刊词

 

 

 

 

   很高兴能为这样一本诗歌刊物写一点说明文字。我之所以这样说,既不是作为介绍文字给它有限的读者提出问题,解答疑问,也不是向读者自豪地声称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从此诞生。我之所以把它称之为一个良好的开端,一种开放式的,抛开传统的审美趣味,人的生理的物质趣味,形式的思辨趣味,乃至于词语本身的不附加任何先决条件的诗歌的多元性及其潜在的可能性,我们把它称之为潜能。这将是我们将来经常提到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术语。它甚至类似一把手术刀,在诗歌的范畴内,它把一个衰亡的过程重新切开,呈现,扬弃,在色彩与情感之间;在音调与音位;形象与幻象;诗与词以及隐藏在这种多元性背后自发形成的甚至是被人为假定出来的现存世界的一次重构。它是有机的,也是事件形式本身,精神或情感的,亦即背离艺术对位学意义上的一次探索性的延伸。

潜能,这将至始至终意味着,影射着一群充满活力的精英人群,他们对现存的所有艺术表现形式充满和解之心,却又不幸对其充满疑问乃至于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未知领域。他们的武器就是词语,句子及其衍生工具。而韵律亦不是自然声音的庸俗主义的拙劣复制,不同源泉的语言汇聚在他们周围,犹如在旋律和抽象的情感之间一种非约定俗成的对位关系,他们在其中寻求解脱,寻求一种自我的否定,这种张力,这种向上的力量,我们把它定义为关于诗歌的潜能。

因此一种广义关系中的诗歌革命必然带以下的后果:首先它是歧义性的,陌生的,难以进入的,颠覆性的;它又是表达情人之间悄悄话般的战斗豪情的混合物。它是物质性的,同时也是精神性的。它被理解为神秘主义的直观与构造性“理念”结合的产儿,它在瞬间被自身创造出来,与虚幻的影像相反,与趋向“非存在”的低一级的文艺作品相反,它是依符号任意性与差异性原则展开的一段真实的生存体验,遵循自我还原原则而非排他性的所谓“不确定性的艺术通感”,我们把它称之谓“我们”意义上的先锋精神。

因此,在这里我们谨慎地提出一个我们的问题:我们心目中的诗歌,就形式和内容而言,究竟是怎样一种诗歌运动?也许答案就在我们今后的探索创作之中,就像我们也可以同样提出什么是普遍的艺术情趣一样,在音乐的声音变化要素之间,冷静,不带任何情感的拆解,变化这些要素的倾向是否同样适合于诗歌创作,答案是意味深长的。

变化意味着否定性的扬弃,而不是背叛。诗歌传统和风格的变化实际上也同样有迹可寻,它让我们看到一条清晰可辨的历史轨迹而不提出对于未来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的责任是要把颠倒过去的世界颠倒过来,构建一条新的通向未来之路。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仅需要敏锐的心灵,甚至同样需要一双经过专业训练的耳朵,起码,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潜下心来忍受难以忍受的所谓的“海豚音”。

因此,这本小册子为这群有着共同理想,志同道合的诗人们提供一个有限的平台,旨在一个不完善的体系中创造出一个相对上帝创世之初的伊甸园,一个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落脚点。

 

 

 

 

  评论这张
 
阅读(660)| 评论(3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